打开边栏关闭边栏

图书设计的艺术

 

装帧是艺术,似乎已不成为问题。实践证明,一件好的装帧作品能给人以美感,或典雅端庄,或艳丽飘逸,或豪华精美……。美,是人们的心理要求;爱美,是人们的天性。随着历史的前进 ,科学技术的发展,书籍作为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,它的审美价值日趋突出和重要。
近年来,科学新成就层出不穷,如“控制论”、“信息论”、“符号学”、“系统论”、“结构主义”等等;美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极大的关注,出现了“技术美学”,“工艺美学”、“小说美学”、“电视美学”等新的课题。既然装帧是一门艺术,——根据我国美学界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对艺术分类的原则(即①按审美意识的物化内容特性,艺术可分为表现与再现;②按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特性,艺术又可分为动与静。)它跟所有的实用艺术(工艺、建筑)一样,同属为表现和静的艺术——它给人们创造艺术的美,纳入艺术美学之中,这是理所当然的。


本人就若干年来的创作探索,对装帧艺术的美学特证谈些浅见。

一、一切艺术的审美创造,都遵循着艺术美的共同规律,同时,它们又有各自的特殊规律。装帧艺术也不例外。
当今,装帧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用,更主要的是它的审美。一本书在商店的货架上能否引起读者的注意,装帧的美与不美,效果大不一样。所谓“抢看”,就是装帧给人们的第一印象,在美学中称之为“审美注意”。“注意”是审美心理序列的最初阶段,是发现美、认识美的心理基础。“各个事物之所以美,就因为各 个事物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的注意力感到兴趣感到入迷”桑塔耶纳《美感》第86页)当然,丑的东西也可能使人注意 ,但不能 保持注意 。在日常生活中,有许多事物可能引起我们的凝神专注,如音乐的节奏变化、色彩的强烈对比、雷电的轰鸣、故人的重逢……都可能使我们的神经为之振奋、高度专一,但高度专一不一定有审美意义。审美注意是那种能够激发人们美感情绪的心理现象,它往往伴随着其它心理现象(如记忆、思维、想象等),是一种高级的意识活动 。当我们沉浸在迷人的音乐里、当我们漫步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……就是那样。这时,人的外部器官,不单纯是耳不旁听、目不斜视,而是内在的心理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感情交流了,审美的主、客体取得了相应的共鸣与和谐。装帧设计的成败,关键是如何充分地显示其美感作用,如何调动人们在审美欣赏中的注意心理。
黑格尔在著名的《美学》(第一卷第25页)中指出:“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内在的,即内容,另一种是外在的,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。内在的显现于外在的;就借这外在的,人才可以认识到内在的,因为外在的从它本身指引到内在的。”装帧设计,在它的审美创造活动中,首要任务就是它的外在形式如何给读者创造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,其次,它怎样引导读者去探究书的内容的意蕴和特性,形成富有意味的第二印象。

二、何为装帧艺术的第一印象?
桑塔耶纳在《美 感 》(第55页)中写道:“ 美学上最显著最有特 色的问题是形式美的问题。只要有感官的愉悦,例如对颜色的愉悦,而且对事物的印象中各个成份都是可喜的,我们就无须再去寻找我们所感到的魅力的理由。”他这里所指的形式美的问题,是泛指所有艺术品而言的,因为,形式是所有艺术品的基础。有人称“艺术的形式即生命形式”,如一幅图画,首先是通过形式和颜色的空间节奏,在呆板的画面上产生出生机。对于画家来说,他们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空间。——现实世界中的空间是没有形状的。即使在科学上,空间也是有“逻辑形式”而没有实际形状;只存在着空间的关系,不存在具体的空间整体。空间本身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无形的东西.它完全是科学思维的抽象。——绘画空间不仅仅是由线条和色彩组合而成,它是一个创造空间。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,如何对构图、色彩和形象进行有意味地支配,同时发展这种单独为视觉存在的图画空间,这就是形式美的活力所在。
书籍 装 帧之所以不同于其它的绘画创作,它是一种“ 命题作文”,它的形式是从属于书的内容,又不能直观地再现内容;它不是现实生活的模拟,也不是书的内容的具体图解。你想在一幅有限的画面内,跟读者说明白书稿的全部内容,这是不现实的。装帧设计的审美创造活动难度也就在此,它有相当的被动性,必须受到一定的制约。这也就决定了装帧设计的特殊形式:以最少的素材来创造最大的空间,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内含——这里.我所指的“语言”就是装帧的艺术形式,它给读者是第一印象,如果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讲,也就是“符号”。
记得一位西方哲学家曾这样说过:“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:如语言、神话、艺术和科学,都是在运用符号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种种经验,概念作用不过是符号的一种特殊的运用。符号行为的进行,给了人类一切经验材料以一定的秩序;科学在思想上给人以秩序,道德在行为上给人以秩序,艺术则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给人以秩序 。”“ 一件艺术晶,往往是一个基本符号。”符号的特殊功能是表述、再现和抽象。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达它的意义。举例说明吧,在自然科学中, “水”是由“氢”和“氧”两种元素所构成,用一种符号( 即分子式 )表示就是H2O,凡有一点化学知识的人都知道,“H2O”代表厂水,它的特性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,具有意味的是:能灭火的“水”却是由两种易燃的气体(氢和氧)所结合而成的。又如。我国的文字,它是语言的一种符号,在书法艺术中,一个字,一个形象,并非单纯地表述它的某一个意思或所指的某一事、某一物,而是充分地运用这个特殊的符号,不仅显示其美感,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它所暗示的某种感情和思想。我想,装帧设计中的“符号”,它跟书法中的“点、撇、捺”及音乐中的“1、2、3”所组成的符号类似,其中的动感与静态、节奏与韵律,颇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设计家要在一小块天地里有所作为,就必须有意味地组织和支配每一项造形元素——文字、线条、色彩……。他所创造出的空间——一种形式,一个符号,应该是简洁明了的东西,并且是有内含意义的。
我在设计《郑板桥书法集》时,就是试图运用“符号”来表现清代这位扬州八怪的书法艺术风貌的。根据我对郑板桥这个历史人物的充分了解,对他当时所独创“六分半书”的深刻认识 ,经过反复思考 ,摒弃了常规的那一套对书法碑帖的设计模式,没有选用郑板桥的绘画作品——兰、竹、石做装饰,仅在宣纸样白的底上,重复叠印三个坚写的“郑板桥”黑、灰、浅灰色大字,在拦腰处横排了一行端庄秀丽的“ 书法集 ”朱砂色宋体字。整个画面黑、白、灰、红,那水墨淋漓的、潇洒不羁的“板桥体”醒目地显现在人们面前 ,给读者强烈的第一印象 。封面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语言(图或画),一切从简,我相信读者会从中体会其韵味。同样,我们在任意先生设计的《外国文艺》和陶雪华同志设计的《神曲》上可以看到,那两个夸张了的“W”、那排列整齐的白色星点,成为画面上的主要形象,充满着特殊的装饰美,发挥了“符号”的简洁、明快、单纯的作用,给人们的视觉意识是一种浓郁的形式美感。
当然,装帧艺术所特有的形式(符号)不是单一的,它可以是文字为主体所构成,也可以是装饰纹样为主体所构成 ;或者是强烈的色彩对比所构成 , 或者是利用材质的肌理所构成……不管千变万化,设计者在画面上的创造空间都必须服从书题的要求,它不、能“离题万里”,无边无际。最主要的是,它必须服从审美的原则:“声一无听,物一无文,味一无果” (《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》上册,第9页)我们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时,既反对形式因素的“贫”,单调;又反对“杂”,形式的结构组织的杂乱无章。
形式美从根本上说,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思潮。这就要求我们的装帧艺术,在审美形式上符合现代人们所追求的视觉意识需要。——简约之美,这正是与时代相融合的。

三、什么是装帧艺术的第二印象?
我国古时论画,曾有“逸、神、妙、能”四品之说,认为“笔墨精简而意趣俱足”者最佳,“画以意为主,意至而气韵出焉。”也有人说:“艺术不是对一件特殊事物的模仿,而是美感地展示其更深一层的含意 。”凡是艺术作品都强调一个“ 意 ”(意趣、意思、意境……)。毕竟,任何形式的东西,它只是一种外观存在,是美或是丑,当引起人们的注意时,这时人的意识只处于低级的觉醒状态,它还不能构成真正的审美关系,就像婴儿时期的原始心理反应一样。只有当我们的大脑皮层进入积极觉醒状态,能够辨识对象是否具有审美特征时,便随之产生相应的审美注意心理。而一些形式美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深刻的内含,或者根本就无意义的。许多优秀的装帧作品,在读者面前都很“抢看”,更是“耐看”的,它们的形式美感能将读者引人更深一层的遐想之中。所谓装帧设计“要借题发挥”,我的理解就是在艺术的创作中要会“表现”。因为,“表现可以藉暗示的事物使原本平凡者美,或者增强它们业已具有的美”。
那么,装帧艺术又是怎样“表现”呢?
简单地说 ,艺术家在创作一件装帧作品时,他首先要对书稿的内容进行审美感受 ,通过艺术构思,然后对形、色、构图布局的反复推敲,在艺术处理上表现出自己的情感、传达出某种特有的意匠之美。——实际上,就是通常所讲的:艺术家的形象思维,表现出一个能够充分显示事物的个性和本质的形象,即典型形象。这个形象,是寄寓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,它所蕴涵的内容应是超越形象本身之外的东西。所谓“借物咏情”就是这个意思,艺术家在画面上所描绘的尽管是自然中的牛或羊,表达的却是人世之情。正如我国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所说的那样:诗歌或绘画,都应表述一种“象外之意’’,要表现出一种“味在咸酸之外”的“美”(“饮食不可无盐梅,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”)。这样的“美”,才是耐人寻味的。
其实,早在古时,我们的老祖宗就有人提出“得意忘象”这个美学命题,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“得意忘形”。庄子说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”。“言”的目的原来是为了表达“意”的,因此,得到这个“意”,“言”就可以舍弃了。后来.一位叫王弼的年青人,对这个“得意而忘言”的论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。他在一本讲解《 周易 》的书中说:“意以象尽,象以言著”,“得意在忘象,得象在忘言”、“立象以尽意,而象可忘也;重画以尽情,而画可忘也 ”。他在这里是对庄子的话“借题发挥 ”了。(原来《易传》中的“意”、“象”、“言”是指卦意、卦象、卦辞)。可见艺术家所反映出的“言”和“象”(形式)都不是目的,真正的而是在于“意”(表现)。——我们不妨再引用一下陶渊明的名句: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;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”(《饮酒二十首》之四)在此,诗人向人们展现的确实是一幅富有诗情的画面。它之所以美,并非是那些物象:菊、篱、山、 日、鸟,这些都不过是一些可见的形,而真正的意是“悠然见南山”,处于一种“忘言”的境界。
装帧艺术要给人的美感.是否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和借鉴呢?回答是肯定的。看来.仅有“ 形式美 ”是不完整的,它要让读者耐人寻味,就必须“表现”出某种意——《神曲》上的“星点”、《外国文艺》上的“W”……是艺术家“惨淡经营”的结晶。—装帧艺术也要“以形写神”。不管书稿的内容描绘的是人、物或理,我们所应追求的也就是传神和气韵。我们的创作就应该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一定的情感和意思——不仅是书稿所达出的神韵,还要表现设计者自己的精神情操。


综上所述,我根据自己对装帧艺术的一些粗浅理解和认识。列了一个“公式”。妥否,请教大家:
装帧艺术的美学特征=第一印象 第二印象
=抢 看 耐 看
=形 式 表 现
=简约之美 意匠之美

CopyRight 2007-2019 www.homefont.cn 粤ICP备15060524号